每年到了畢業季
不免會有很多有這樣的問題
[要先出國留學還是先找工作?]
[還是去打工度假賺夠本再回來?]
[或者先繼續念個研究所賺張學歷?]
不知不覺我也已經從大學畢業兩年
當初我對於電影抱有很大的熱忱,所以畢業前就決定繼續念相關研究所
明明知道很難(全台灣只要3個名額)申請不過,再考試,結果還是沒過
這當然措到我的自信。
大學最要好的朋友考上了空姐。她說:[這是還助學貸款最快的方法]
的確,而我也認為她非常勝任這個職業。
在我很猶豫的時候她對我說:[妳一定要去!這是難得的機會!]
因為她當初很想申請韓國交換學生,但是沒有被選上
然而被選上的也是我們兩最愛的學妹,所以我們都很替她開心
因為學妹也在這半年了整個人像脫胎換骨般,過的相當充實。
於是我決定踏上人生第一趟一個人的旅行,好好停一下,想想自己該做甚麼
誰也萬萬沒想到去了之後會生出[想留學]這個念頭
就算我知道家裡經濟也許還過得去,但是我真的說不出口
因為我知道家人一定不會答應
我就這樣自己糾葛了1個禮拜。才終於送出長篇大論的簡訊給老媽。
然而她只回我:[這件事我不能決定,妳要跟爸爸討論]
這也是第一次我和爸爸有了溝通的機會。
當然他劈頭就罵
[妳知道要花多少錢嗎?][妳有沒有想清楚?][我供養妳到大學畢業已經仁至義盡了!]
我哭了。這是我第一次在他面前流淚
就算知道那是他關心的方式,但是當下聽來就是很難入耳。
我和老爸的關係其實一直都很微妙,他很愛我,但是他不懂得如何正確表達。
我很尊敬他,因為我知道他的夢想就是帶全家去北海道旅遊。然而我這突如其來任性的要求
又讓他的這個夢想可能得延後個好幾年才能成真。
從我有印象以來,他總是忙著工作賺錢沒有停過。所以也很難和我有話題。
他沒有在享受生活,因為他賺的都給了家人。
老媽笑說自己從小願望就是要嫁給一個有錢人,因為她從13歲就開始半工半讀替弟弟們煮飯賺學費。
那一輩的人窮怕了。所以他說我過太好。
親戚也全部反對我去留學這件事。
原因是:[回來能幹嘛? 只是晚人家踏入社會一年而已 ]
然而真的是這樣嗎? 這只有親身經歷過後才會懂。
雖然最後她們讓我去的理由還是離不開現實層面的原因:[也許可以對工作加分,也許可以嫁個好人家]
但是我留學期間其實除了日語能力之外學到更多更多。
怎麼隨機應變,怎麼獨立生活,怎麼幫助他人,怎麼更不浪費過每一天,也曾經一星期有6天都在打工(早點還錢給老爸)
因為每一天對我而言都太珍貴。只能不斷逼自己往前走。
回來後,很多人問我:[妳怎麼不繼續在那裏工作?感覺妳很適合那邊的環境阿]
其實我有想過,只是當時發生了一些事,所以就決定先回台灣沉澱一陣子
回來後,我遭受的是親戚及父母的眼光。
那種感覺很像我是戰敗而歸。因為當別人問起他們女兒現在在哪上班時
他們只說:[在台北] 這樣一個模糊的答案。而別人也就不會追問下去。
我的工作也許同一代的人聽起來會覺得很新鮮,但對上一代的人來說也許就是個不說也罷的職業
我在雜誌社裡作日文編輯。
其實我很感謝老闆願意錄用一個沒有相關經驗的人。
整間公司只有我會日文。(這到底是好是壞?哈)加上工作時間很自由,我才有辦法常回日本或者兼差寫寫東西拍拍照當家教
也可以面對面採訪日本導演及作家,雖然這根本不在工作範圍內。但是能和自己所尊敬的人直接用日文對談真的是很特別的經驗
我採訪了最樂觀最能帶給大家力量的乙武洋匡。採訪了拍了無數得獎電影卻可愛的像個孩子的廣木隆一導演。
每個月也可以拿到許多新的書籍、音樂及電影票,對我來說這就是附加價值
因為一成不變的工作真的很難有存在價值。但這就是個經驗。我需要累積。不管適合適合我
老爸希望我當個公務員,他自己卻是個商人。他不希望自己女兒吃苦
不過我總是在做些與他背道而馳的決定。(笑)不知道自己以後的兒女是不是也會這樣?
我曾經問過爸爸級的一位朋友(他女兒是高中生)
[如果你女兒跟你說她想去留學,你會讓她去嗎?]
他回答:[當然會阿!!如果她有能力就要去看看阿。我都這把年紀早就沒能力去了。]
或許對大部分爸爸而言,助孩子一輩之力,實現孩子的願望也是他們的夢想也說不定。
我其實很想告訴老爸
[我從來沒有後悔過每一個自己所做的決定,謝謝你讓我去留學。讓我遇到了許多美麗的事物。希望你能看見我的改變]
即便是現在,我都還在學著如何和他溝通。
有一天,我會帶他去北海道的。(笑)
最後想告訴即將前往留學或者想留學的大家:
[一旦決定,就不要後悔。要做給自己看。因為最在乎自己的除了自己以外沒有別人。]
[你要能知道自己當下在幹嘛,因為你花的每一分錢都是父母花了半輩子存來的錢]
留言列表